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。是国家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。培养了近百名在我院见习与实习的医学生;接受培养了数十名进修医师。近三十年来,消化科历经几位主任和全科同事们的共同努力,科室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蓬勃发展。技术力量日益雄厚,诊治水平不断提高,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疾病的诊治中心。
床位设置: 开放病床35张,年门诊量近6万人次,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近1300人次,年内镜诊疗逾10,000人次。
人员梯队:全科共有12名医师、20名护士。12名医师中,具有主任医师2人、副主任医师3人,博士学位1人、硕士学位7人。
先进设备:
获奖情况:
技术特色:
消化内科由消化内科门诊、消化内科病房、消化内镜中心组成。消化内科具有较高的急诊收治率和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。 目前科室能够熟练准确地诊治急、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急慢性腹痛、胃食管反流病、慢性腹泻、慢性便秘、肠易激综合征、炎症性肠病、胰腺炎、肝硬化、消化道出血、Hp相关性胃肠疾病、胃肠道肿瘤及其它疑难杂症。
消化内科内镜中心
消化科内镜中心面积约400平米,设有操作间4个,分成诊断中心和治疗中心两部分;有完善的术前准备室、内镜诊疗室和术后观察室。
内镜中心具有先进的内镜清洗消毒房间、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,能够对内镜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,每3个月进行消毒质量检测一次,完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
消化内镜中心具有先进的电子胃镜、电子肠镜、放大胃肠镜、染色内镜、十二指肠镜及超声内镜。应用放大胃镜及结肠镜,内镜染色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粘膜腺体开口形态,清晰地显示出病变范围及常规胃肠镜难以发现的病变,结合超声内镜检查,使食管、胃及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。同时,内镜中心开展了无痛内镜检查,每年操作约1500例。小肠疾病的检查是胃肠道检查中最困难的部位,近年来我科通过开展胶囊内镜检查,成功地诊断了小肠疾病。另外,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,乳头肌切开取石术,鼻胆管引流术,治疗黄疸等肝胆疾患。进行胃、结肠镜下粘膜切除术,切除息肉及早癌。行胃镜下经皮胃、空肠造瘘术,使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营养支持。胃镜、肠镜下异物取出术,使患者免于开腹治疗。胃、肠镜下止血治疗术,应用喷洒、注射止血药物及金属钛夹机械止血等方法,使许多胃肠道大出血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治疗。开展的超声内镜检查技术,可以清晰地了解胃肠病变浸润的深度及性质,为合理的治疗奠定了基础。
内镜中心每年行胃肠镜检查约7000例,镜下治疗胃肠道出血500余例、胃肠息肉摘除250余例,超声内镜检查约100余例。内镜室还具有美国先进的结肠镜灌洗设备,近些年来已行结肠灌洗术500余例,此术对于老年人结肠镜术前准备,治疗顽固性便秘,美容保健等具有独特的疗效。




消化内科的科研重点方向为阿司匹林相关性胃粘膜病变的研究、超声内镜对炎性肠病的诊断研究、胃癌及结肠癌的筛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等。
科研教学:
急救绿色通道:
联系电话: 消化内科:64308502 内镜中心:64308332
院内地址:消化内科:老病房楼3层
内镜中心:门诊楼5层
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。是国家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。培养了近百名在我院见习与实习的医学生;接受培养了数十名进修医师。近三十年来,消化科历经几位主任和全科同事们的共同努力,科室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蓬勃发展。技术力量日益雄厚,诊治水平不断提高,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疾病的诊治中心。 床位设置: 开放病床35张,年门诊量近6万人次,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近1300人次,年内镜诊疗逾10,000人次。 人员梯队:全科共有12名医师、20名护士。12名医师中,具有主任医师2人、副主任医师3人,博士学位1人、硕士学位7人。 先进设…